督促各地各校全面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。
多知網9月22日消息,近日,教育部網站發(fā)布了“關于對學校和教師做雙減教育考核制度調整的建議”的答復。
在中小學校和教師評比考核方面,一是依法依規(guī)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。要求各部門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,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。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,同類事項可合并進行。二是改進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方式方法。要求各地完善考核評價體系,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,減少不必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和表格數(shù)據材料檢查。三是規(guī)范精簡各類報表填寫。要求嚴格規(guī)范涉及中小學教師的有關報表填寫工作,根據需要統(tǒng)籌安排各類報表填報工作,精簡填寫內容和次數(shù),不得一味要求學校和教師填表格報材料,杜絕重復上報各種數(shù)據及多頭填寫表格現(xiàn)象。
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,一是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。要求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,引導黨員教師增強政治意識、大局意識、核心意識、看齊意識,自覺愛黨護黨為黨,敬業(yè)修德,奉獻社會,爭做“四有”好教師的示范標桿。二是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(yè)化的教師隊伍。要求推行培訓自主選學,實行培訓學分管理,建立培訓學分銀行。改進培訓內容,緊密結合教育教學一線實際,組織高質量培訓。轉變培訓方式,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,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。三是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。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,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。加強聘后管理,激發(fā)教師的工作活力。完善相關政策,防止形式主義的考核檢查干擾正常教學。不簡單用升學率、學生考試成績等評價教師。
在減輕教師負擔方面,一是推動配足配齊教師,教育部會同機構編制部門嚴格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,督促各省加快實現(xiàn)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以縣為單位全面達標。二是充實課后服務力量,會同文化和旅游部、體育總局、中國科協(xié)等部門出臺了利用文化藝術、體育、科普資源助推“雙減”工作的通知,推動建立引進文藝工作者、體育教練員、科技人才、退休教師等專業(yè)人員機制,目前各地各校已聘請了28萬名校外專業(yè)人員參與課后服務。三是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,督促各地各校全面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,經費主要用于參與教師和相關人員補助,把補助實實在在發(fā)放到教師手中,激發(fā)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目前全國約有95%的縣區(qū)建立了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,31個省份制定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辦法。四是推廣典型經驗做法,遴選了內蒙古、江西、浙江、河南、重慶等地“雙減”背景下關心關愛教師的典型做法,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宣傳,激勵各地落實好“雙減”要求,探索實行“彈性上下班制”,合理減輕教師過重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