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體育培訓機構究竟能夠貢獻多大的市場空間?

“中考體育將達語數外同分值”,體育培訓春天來了?

2020-10-17 11:58:11發(fā)布     來源:多知網    作者:王敏  

  在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》(簡稱《意見》),指出要“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、方式和計分辦法,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”后,昨日,教育部體育衛(wèi)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詳細解讀《意見》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明確表示:“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,逐年增加分值,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,并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。”

  隨后,“中考體育將達到語數外同分值水平”這一話題迅速竄上微博熱搜榜、刷屏朋友圈,引發(fā)社會關注。

  一方面是,有人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中的機會,看到了希望。多位體育培訓賽道行業(yè)人士向多知表示,這次政策是利好。有行業(yè)人士評價:“看到政策的第一反應是,體育老師和運動裝備的需求將會翻倍增長”,甚至有人說“體育體能培訓這是從冬到夏了”。

  另一方面,也有人對政策能否符合預期落地表示質疑。忽略基因、體質因素影響,將中考體育分值同等于語數外是否合適,中考體育落地如何保證公平?

  多種聲音交織,“中考體育將達到語數外同分值水平”這一要求,究竟將會對青少體育培訓造成怎樣的影響?

  01

  中考體育重要性提升將帶來哪些產業(yè)機會?

  就在9月22日的一場新聞發(fā)布會上,王登峰曾強調:“將來體育也必須要布置作業(yè),要把文化課的作業(yè)減下來,體育課作業(yè)加上去”,這一次,不僅僅是作業(yè)層面,體育成績將直接與升學相關聯(lián)。

  單就中考體育而言,多知網此前曾關注到,近年來,體育一直在中考當中占據一定比例,并且在多個省市還出現(xiàn)了中考體育總分增加的情況。其中,河南中考2017年中考體育總分從50分升至70分,中考總分700分,體育占中考成績10%。另外,王登峰也指出,云南省從2020年開始,已經做到體育中考和語外數一樣都是100分。

  據了解,在中考體育重要性提升的情況下,一些重點初中會將體育測試情況作為學生錄取條件之一。

  比如,報名杭州文瀾中學的學生,一旦被電腦派位錄取,學校將對學生進行二項體能測試,測試項目是800米耐力跑、跳繩,并公布合格標準。學校要求報名的學生、家長在報名期間自覺按標準進行學生體育素質鍛煉,一旦經電腦派位錄取,必須參加學校進行的體育測試,若不合格將補測,直至合格為止。

  中考體育分值的提升,必然會喚起大家對體育的重視。中考體育要想短期突擊取得效果,必須要長久以來重視體能訓練。

  體育在中考里重要性提升的同時,中考體育培訓機構無論是在一線,還是三四線城市,都已廣泛存在。北京赫石少兒體能CEO張琰曾告訴多知網,針對中考體育培訓,學生是有需求的,甚至可能80%左右的初中生都有這樣的需求。

  “我們已經接待過很多有這樣需求的學生了,大家覺得文化課提分不是特別容易,但是可能體育總分還是比較好獲得的。”

  “中考體育將達到語數外同分值水平”在未來逐步落地的過程中,最直接的影響便是,或將在各地推動中考體育培訓這一細分領域的發(fā)展,吸引更多的選手加入。

  02

  爭議猶存,各地落地細則是關鍵!

  在微博“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書外同分值水平”這一話題中,有網友指出,在體育有了應試性色彩存在之后,一些學校出于升學率的考慮,會對學生進行集中突擊訓練,反而可能導致學生厭惡體育,甚至由于過度訓練而受傷。

  在爭議之外,值得注意的是,中考由于是各省市自主命題,中考體育考察的項目也不完全相同。

  杭州研發(fā)體育運動小程序的吳狄宇認為:“考察項目不同,標準不同以及在執(zhí)行的嚴格程度上也會不盡相同,比如,如果落地時執(zhí)行力度弱,高分值較多,中考體育測試可能會難以拉開分數差距,導致含金量降低,最終體質測試呈現(xiàn)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也需要深思。”

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指出,即使中考體育增加至和語數外同分值,可能在落地上,一半由統(tǒng)一測試成績決定,另一半由日常參與學校體育活動決定。如果體育測試難度較大,可能也會進一步引起家長端和學生端的反對。

  所以,即使中考體育分值增加,各地落地和實施細則依然至關重要。

  對于中考體育培訓產業(yè)而言,其并非新鮮事物,有政策利好,但也有需要破的“局”。

  首先,中考體育培訓由于各地中考體育項目不同、標準不一,需求比較分散,對于單純以中考體育培訓為主要業(yè)務的機構而言,較難快速規(guī)模化發(fā)展。

  其次,一些體育培訓機構比如體適能、籃球、足球、摔跤等機構往往考慮將中考體育培訓作為拓科項目之一,在理念上,中考體育培訓需要面臨的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沖突。很多體育培訓機構,從原來的素質教育轉向相對具有應試色彩、提分的方向,難以適應。

  此外,中考體育培訓自然也離不開師資、場地、器材、距離這幾大要素。同時滿足這幾個要素是一些中小機構較難做到的。

  吳狄宇表示:“長遠來看,高考不變、本質不變,青少體育培訓能否從根本上發(fā)生變化,還是由是否納入高考、計入高考成績決定的?!兑庖姟窂捻攲釉O計的角度給出了方向,接下來就看推進程度和家長反饋了。”

  一村資本董事總經理劉晶對政策持樂觀謹慎態(tài)度:“政策對于青少體育培訓市場一定是利好,但關鍵還是還是要看具體落地情況,政策傳導到市場落地需要時間,不會很快,而且青少體育培訓是一個素質類行業(yè),會很分散。”

  毋庸置疑,中考體育達到語數外同分值水平,必將引起國人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,推動全民身體素質的提升,但是在落地的過程中如何保證公平,同樣重要。

  作為體育培訓的細分領域之一,中考體育培訓機構究竟能夠貢獻多大的市場空間,值得期待。(多知王敏)